甲状腺结节、乳腺增生,想必是令我们很多女性朋友“闻风丧胆”的病。

一听到“增生”、“结节”这几个字眼,恐怕都会感到后背发凉。

有人说,现在,不是病吓人,而是病名吓人。本来没什么大毛病,只要给你套上一个吓人的病名,就足以让你寝食难安。

而且更可怕的是,这些病明明是可以用药物治好的,有的人却宁愿相信“一刀切”。当到复发时,却为时已晚!

那么,甲状腺结节、乳腺增生到底好不好治?相信很多朋友们都非常的关心。

说实在的,这病说好治也好治,说不好治也“不好治”。

为什么呢?

记得之前和一个老伙伴聊天,聊到这个话题上,他跟我说:“现在患者说自己的病治不好,不是真治不好,而是他自己不想治好。”

此话怎讲?

他说:“现在呢,不如从前了,那时候一个村里一名郎中,郎中说怎么治,都得听他的,这个郎中就相当于全村人的希望。

而现在,遍地都是看病的,科普的,大部分患者在网络上就能了解疾病知识。但往往都是一知半解,其实自己身上的毛病到底是个什么样,根本不清楚。

看病的时候,把自己当医生。大夫跟他说的话完全听不进去,不好好吃药,也不忌口。在他们看来,一种病,一粒药丸就能好。”

聊到这里,我不禁喟叹:想治好病,一个心态,一个决心,两者缺一不可!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,只图省事儿,那恐怕永远都好不了了。

所以说,这病好不好治,关键是看患者的心态和决心。其他的,我们再放到一边来讲。

和朋友们聊完这个事,我们再来聊一聊,甲状腺结节、乳腺增生这类疾病,到底怎样才能治好吧!

像这种结节、增生啊,一定不是两三天形成的。它不是蚊子叮咬的一个包,只要涂点花露水和风油精就能消下去的。

这种匿藏在身体经络之中的包包块块,就必须要用强劲一点的药,才能将根去除!

想要去根,首先是得“揪”出病因。为什么我们人体内会长这种结节呢?

这应该从我们自身找原因。

脖子、乳腺有结节的朋友,你仔细想一想,每天晚上是不是11、12点钟,才睡觉?

中医理论中,称胆为中正之官,五脏六腑取决于胆。子时(23:00—1:00),正是胆经最旺盛的时候。胆气生发起来,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。

如果此时不入睡,那么气血何从起?气血不足、不流通,身体经络就容易瘀堵。一发生瘀堵,这就不得了了,结节的“根”也深扎在你的身体之中了。

所以,如果现在还有晚睡习惯的朋友,尽量在子时前1-2小时睡觉,你可以试一试。第二天起床,一定会感到头脑清醒,气色也会红润许多。

当然,以上我说的熬夜,只是导致甲状腺结节发生的一种原因。

还有什么习惯会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呢?经常吃油、辛辣、过咸的食物。

经多项医学研究表明,经常食用腌菜、咸菜等含碘量过高的食物,容易诱发甲状腺疾病,甚至是癌症的出现。

因为这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,这是一种强致癌物,经常食用会危害甲状腺及其他器官的健康。

所以,我在这里建议大家,平时少吃些腌菜、咸菜,不要餐餐吃,毕竟没啥营养,对身体也不好。

还有一个原因呢,就是经常生气,过于焦虑。

中医认为,百病源于气。生气会影响肝脏气机,肝气不畅通,脾不健运,则体内痰湿丛生,就会形成结节。

那么,肝气不舒导致的结节,应该怎么治呢?

这里,我附上一张“柴胡舒肝散”,大家如果觉得有借鉴意义的话,可以仔细看看。

这张方子的组成是:陈皮、香附、川芎、枳壳、赤芍、柴胡、甘草、生麦芽、浙贝母、皂角刺、玄参、生牡蛎。

原方只有7味药,这个药方是加味而成,作用也更强。

用法是:水煎服,每日一剂,早晚分服。

下面,我们来看看这几味药。

柴胡善疏肝解郁,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,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,三者合用,能增强疏肝、行气活血之效。

陈皮、枳壳为理气行滞之药,芍药、甘草为养血柔肝之药,能缓急止痛。甘草在其中还起到了一个调和作用,就像军队里的指导员一样,缓解处方中各种药物的矛盾,以齐心协力发挥疗效。

生麦芽,《本草求原》中解释:“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,(麦芽)用之甚妙,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。”很多人都知道麦芽可以用来消失,却不知道它还有疏肝的作用。有人治乳腺病,在逍遥丸的基础上重用生麦芽,效果显著。

皂角刺,辛,温。这种药性锐利,有穿破之力,一般的瘕积、结节,都能给它破开。

就如《用药心得十讲》中讲的:“皂角内服,有消痰积、破癥结、下风秘的作用。皂角刺偏用于活血、散结”。

玄参、生牡蛎,能软坚散结。

为什呢?因为这两味药咸,古医术书中记载,“味咸能软坚”。所以,这两味药必不可少。

浙贝母,既能软坚散结,也能治痰火。

张景岳说:“味大苦,性寒,阴也,降也,乃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之药。乳痈发背,一切痈疡肿毒。煎汤可服。”它有以形治形之功,作用强大。

这里说一句,如果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或乳腺增生时,凡是使用炮山甲的,都可以用生牡蛎代替,不仅疗效显著,而且还价格低廉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xuancana.com/xstx/114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