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编导读

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,本是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,它们同时还能将身体健康与否的信心传递出来。吃不下、睡不着,是身体在发出健康信号,其实,尿液君每日也在播放身体健康讯息,却不知有几人细心聆听过。或许,“来也匆匆,去也冲冲”的生活,让人们淡忘了尿液君的诉说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血尿君的“心声”,看看该如何给它对症下药吧!

血尿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,泌尿生殖系统、泌尿系邻部器官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出现血尿。其中以泌尿系统疾病最为常见,据文献报道,约占全部血尿患者的90%以上。由此可见,血尿在临床上,尤其在泌尿系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本文重点讨论泌尿系疾病出现的血尿。

泌尿系疾病出现的血尿可概括在中医学“尿血”、“血淋”范畴内。由于历史的局限,中医学“尿血”、“血淋”仅指肉眼血尿,现代当包括肉眼血尿及显微镜下血尿。中医学有关血尿的记载见于《内经》。《内经》中称之为“溺血”、“溲血”,并指出邪热内扰、七情太过、虚热内伤为主要病因。《素问·气厥论篇》谓:“胞移热于膀胱,则癃溺血。”《素问·痿论篇》曰:“悲哀太甚则胞络绝,胞络绝则阳气内动,发为心下崩,数溲血也。”《金匮·五脏风寒积聚篇》谓:“热在下焦则尿血,亦令淋秘不通。”其后许多医家对血尿进行论述,但病因多不离乎热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则提出血尿有属虚寒者。《医宗必读》将血淋分为血热、血瘀、血虚、血冷四种。张锡纯也指出:“溺血之证热者居多,而间有寒者。”现代医家多认为血尿病因可概括为热、瘀、虚,治疗之法不离清热、祛瘀、补虚。治实热证以清热泻火、凉血止血;气虚不固者以益气固摄等。

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,血尿的病因病机较复杂,热邪为患是其主要病因,但临床中血尿患者常以表里同病,瘀热互结、寒热虚实夹杂等情况兼夹出现。因此,在临床治疗中不可拘于一法一方,应灵活变通,随证立法。现结合血尿辨证,对本人在临床常用的治疗血尿八法介绍如下,并附临床病例以说明。

1.清热利湿、解毒止血法

本法针对湿热毒邪蕴结下焦,灼伤血络,迫血妄行之病机而设。用于肾盂肾炎、膀胱炎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过敏紫癜性肾炎等疾病症见尿血鲜红或尿黄赤,尿中大量红白细胞,尿道灼热或疼痛,可腰痛,小腹胀痛,口干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方用加味八正散。药物组成:白花蛇舌草50克、大黄7.6克、生地20克、萹蓄15克、瞿麦15克、木通15克、车前子15克、小蓟50克、甘草10克。水煎服。

湿热之邪为血尿的重要病因,这一点早已被前人所认识,但湿毒为患引起血尿也不容忽视,一则湿热郁久可以化毒,二则热之极亦为毒,因此,设此清热利湿解毒法,在八正散清热利湿基础上加白花蛇舌草。白花蛇舌草甘淡凉,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可以较大剂量用于临床,对尿路感染效果甚佳,若症状重还可辅以公英、地丁,增强利湿解毒之作用。

临床此类型血尿,多兼有风热犯肺之咽红肿痛、发热咳嗽等,可于方内加桑叶、菊花、杏仁、银花、连翘等以疏散风热,外疏内清,表里同治,外邪解则血尿亦随之而愈。

2.疏风清热、利湿解毒法

本法针对外邪侵袭,湿热蕴蓄下焦之病机而设。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急性尿路感染见尿血鲜红或尿色如浓茶,恶寒发热,肢体酸痛,咽痛,尿频尿急涩痛,或腰痛,舌边尖红,苔白干,脉洪数或滑数。方用清热解毒饮,药物组成:柴胡20克、生石膏50~克、白花蛇舌草50克、银花50克、连翘20克、公英30克,瞿麦20克、大黄5克、生地30克、玄参20克、甘草10克。水煎服。

此类血尿多因外感风寒或寒湿之邪,表邪不解,循经入里化热,热伤肾与膀胱血络;或素有蕴热,复感外邪,热迫下焦伤及血络而致。外有表邪,内有里热,属表里同病。治若单用清里则表邪不除,且易引邪内陷;只用解表则里热不清,血亦难安,故用表里同治法。用柴胡解肌清热透邪外出,生石膏解肌清热泻火,二药配合解表清热效果尤佳。配银花、连翘、白花蛇舌草、公英,皆清热解毒之品;生地、玄参养阴清热;生大黄泻下焦湿热,利水通淋。诸药合用外疏内清,表里皆安,血尿自止。

3.泄热逐瘀、凉血止血法

此法针对热壅下焦、瘀热结滞、血不归经之病机而设。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、过敏性紫癜肾炎、急慢性肾盂肾炎及膀胱炎见尿血色紫或尿如酱油色,或镜下血尿,排尿涩痛不畅,小腹胀痛,腰痛,便秘,手足发热,舌暗红或红紫少津,苔白而干,脉滑或滑数。方用桃黄止血汤,药物组成:桃仁20克、大黄7~10克、桂枝15克、赤芍20克、生地30克、茅根50克、小蓟30克、侧柏叶20克、甘草10克。水煎服。

本方为《伤寒论》桃核承气汤去芒硝加入凉血止血之剂而成。本方主药为桃仁、大黄、桃仁活血润燥,大黄泄热开瘀,二药配伍泄热逐瘀,热除瘀去则血止。应用本方的要点在于有“瘀热互结”之征象,如下腹满痛,小便赤涩,大便秘结,舌红苔干等。临床观察有不少血尿病例,用一般凉血止血药无效,改用大黄、桃仁后,血尿即止。但大黄用于凉血止血,量不宜大,量大则易导致腹泻。

4.益气阴利、湿热止血法

此法针对气阴两虚、湿热留恋、血失固摄、溢于脉外之病机而设。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、肾盂肾炎症见肉眼或镜下血尿,尿黄赤而灼热,倦怠乏力,五心烦热,口干而黏,舌淡红,苔白微腻或少苔,脉细数。方用清心莲子饮加减,药物组成:黄芪30克、党参20克、麦冬20克、地骨皮15克、白茅根50克、茯苓20克、小蓟50克、生地20克、车前子15克、甘草15克。水煎服。

久病血尿,以气虚统摄失职为多。血尿日久必伤阴分,且湿热内停又易灼伤血脉,故立本法。热盛者,加栀子、生地等凉血止血;若湿热渐去,常配龙骨、牡蛎、海螵蛸、茜草以增收涩止血之力。

5.益气清热、凉血止血法

此法针对下焦蕴热,日久耗气,邪热迫血妄行、气虚统摄失司之病机而设。症见尿血日久不愈,尿道灼热,身热不退,午后尤甚,气短乏力,精神疲惫,舌淡红,苔白干,脉细弱或虚数。方用参芪凉血汤,药物组成:黄芪30克、党参20克、黄芩15克、生地20克、赤芍20克、侧柏叶20克、茜草20克、白茅根30克、甘草10克。水煎服。

本法多用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见血尿者。本法与前法比较均有益气清热作用,但本法适应证湿象表现不明显,以热象为主,邪热迫血妄行而致血尿,日久而引起气虚诸症出现。

6.滋阴补肾降火法

此法病机为肾阴不足,虚火妄动、伤及血络,血溢脉外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、肾结核等症见肉眼或镜下血尿,腰酸腰痛,耳鸣目花,心烦口干,手足心热,脉细数无力,舌质红,少苔或无苔。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,药物组成:知母20克、黄柏15克、熟地20克、山萸15克、山药20克、丹皮15克、茯苓15克、泽泻15克、龟板20克、阿胶15克(烊化)、甘草15克。水煎服。

阴虚火旺之血尿,既不可用桂附以助阳伤阴,又不可用苦寒之剂以直折其热,必以“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”,则诸症自除。本方以大补真阴之六味地黄汤加知母、黄柏、龟板以滋阴清热,使水升火降则诸症可平;阿胶育阴止血,治阴虚火动之出血最宜。如血尿较重,也可加入汉三七、旱莲草、生地炭、仙鹤草等止血药,标本兼顾。

7.温肾清热、利湿止血法

本法针对肾阳不足,湿热内蕴致尿血的病机而设,用于慢性肾盂肾炎、前列腺炎及精囊炎等症见尿血或镜下血尿灼热或尿有余沥、小腹凉、腰酸痛、排尿不畅,或尿色混浊、脉沉滑或沉缓,舌苔白。方用温肾利湿饮,药物组成:茴香15克、附子7.5克、桂枝15克、公英50克、白花蛇舌草50克、竹叶15克、茅根30克、小蓟40克、熟地20克、旱莲草20克、甘草10克。水煎服。

慢性肾盂肾炎及前列腺炎等临床多以寒热错杂证表现为主,既有湿热内蕴症状,如尿道灼热、排尿不畅等,又有肾阳不足,寒湿不除之证,如小腹凉、腰酸痛等。治疗若单用清热则寒邪不除,纯用温阳又能助热,只有寒温并用方能取效,方中茴香、附子、桂枝温补肾阳以祛寒邪;公英、白花蛇舌草、竹叶清热利湿;茅根、小蓟、旱莲草凉血止血,诸药合用温肾祛寒,清热解毒兼以凉血止血。

8.健脾补肾、益气摄血法

此法针对脾肾气虚,脾不统血,肾失封藏之病机而设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、肾盂肾炎等症见尿血日久或镜下血尿,尿色淡红,腰酸痛,倦怠乏力,四肢不温,面色萎黄或苍白,脉弱或沉。方用参芪地黄汤,药物组成:红参15克、白术15克、黄芪30克、熟地20克、山药20克、菟丝子15克、茯苓20克、泽泻15克、龙骨20克、牡蛎20克、海蛸20克、茜草15克。水煎服。

本方为脾肾双补之剂,红参、黄芪为补气健脾,气足则血得摄,脾健则血自统;熟地、菟丝子补肾以固摄;配合龙骨、牡蛎、海蛸、茜草收敛固涩,合之以治脾肾两亏,血失统摄之血尿。

⊙新媒体编辑:王丹

版权声明本文选自《中医药畅销书选粹:张琪临证治验实录》(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张琪编著),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由悦读中医(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
白癜风早期治疗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xuancana.com/xszz/409.html